觀世音菩薩慈悲精神在佛教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地位,常常在人們陷入困苦的時候,就把觀世音菩薩作為祈求的對象。這是因為法華經的普門品中記載著菩薩會因應世人所求,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渡人舟。但這並不意味著觀世音菩薩會顯現神通來度人苦厄,而是有其深義的。普門品




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




菩薩是以無畏施於眾生,堅定眾生於怖畏急難之中對於佛法的信心,生起正信的因果觀,對於業報現前,能以佛法的正思惟、正知見面對,坦然處之。例如其中的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並非在說菩薩能顯現神跡,幫我們打開囚禁的枷鎖,否則作奸犯科者,只要稱念菩薩名號就能免掉法規的制裁,這是不可能的事。因果報應,昭昭不爽,心存善念者自能與菩薩的慈悲心感應;為惡者當然也會有其應得之果報




那麼法華經裡面這樣描述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手足被杻械,若有罪,若無罪,當知這是果報現前,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可以讓心裡產生不驚不怖的無畏力量,坦然面對因果。對於不善業報的現前,能夠知道還完了這個債,業也就消了,因此心不起瞋懟,這樣才能夠釋然得解脫。所述及的種種困厄狀況,都是相同的道理對境時心念常繫觀世音菩薩名號,如此心不起惡念,隨緣消舊業,如同點亮一盞盞的明燈,隨之破除,故能於怨賊當前,心無所畏而得解脫。所以普門品中又載道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增壹阿含經中說如來出世有四無所畏:諸法成就、諸漏已盡、離愚闇法、盡於苦際。所以廣義來說,無畏不僅僅是字面上不會害怕的意思,而是涵蘊了佛法徹底的修行也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施無畏者,祂是以正信佛法來利益眾生的佈施者,引領眾生遠俗世慾忘遮蔽了我們清淨智慧的愚闇法,契入苦集滅道四聖諦以盡苦際成就一切以盡煩惱無明。正如普門品中說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菩薩的慈悲是有智慧的,菩薩的威神力是在幫助眾生在正法的修習中輾轉增上,如前所說之無畏施,是需要自身的精進願力,依教奉行,遠離三毒,才能有所饒益。即使面對困難的處境時,也才能清楚明白因緣果報,以輕安自在的態度來化險為夷;而不是在眾生有難時,佛菩薩會如外道神教一般顯現神跡來護祐眾生。佛教之所以異於外道神教,即在於佛所教導的是自力修行、自力解脫的教法,與一般神教可以因為神力的加持認證而得永生或解脫的外力教法是大異其趣的。




有人說佛道不分家,其實是對於佛法並不了解,佛說「如是因,如是果」,因果業報昭昭不爽。雖然佛菩薩在因地立下度眾生的悲願,卻無法替眾生承擔他們的業力,眾生的果報卻還是得自己來承受的。普門品中所載世間種種苦厄,稱觀世音菩薩名者而得解脫的道理在於建立佛法因果的正知正見,並非在彰顯菩薩的神通能力;菩薩惟施無畏,堅眾生面對困厄的信心、毅力與勇氣,因而能泰然處之,能夠學習菩薩的智慧來處理問題。如果錯把觀世音菩薩當成能夠祈求消災解厄的神明,恐怕是未解普門品的真實義。




普門品中記載的部份正如佛陀借用婆羅門教布施、持戒、生天的教說名相,目的是為了啟發聽聞者的歡喜淨信,因而能入於正法,三者名目雖沿用自婆羅門教,教說內容卻有所修正,所以施、戒、天又稱為端正法。普門品中沿用神教記載神跡的方式,一樣是攝受神教信仰的方便,讓初學者生起歡喜踴躍的信心,而後能深入正法,學習其無畏之精神與慈悲的胸懷。就像老師以種種善巧方便鼓勵學生一般,讓學子能在學習上產生興趣與信心,但是書讀不讀畢竟還是要靠學生自己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14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