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剛經可以說是現代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以前也曾花了一番功夫去研讀,說實話,看完大德們的注疏似乎是若有所悟,實際上卻是似懂非懂。現在回頭想想,這就好像數學基礎沒打好,讀起微積分當然一頭霧水囉。


 


金剛經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經文莫過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除了和禪宗六祖有關 ,也因為它耐人尋味的含意頗值得參詳!其實這一段佛叮嚀須菩提的經文已經說明得很清楚了,菩薩是常住於清淨心,無所住的是塵境的煩擾。


 


雖然這是菩薩境界比量(道理的認知)上的論述,不過卻也是修行者通往證量的一個指引。畢竟凡夫雜染的心要能夠常住清淨是需要一番努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對於未證量者而言是一個目標,同時也教導了學人如何實際修持的方法。


 


此話怎講呢?譬如和別人有衝突或是挨人罵時,就觀照自己的身口意是如何「相應」的。在未生清淨心之前,要能夠做到「無所住」是不容易的,所以六根相應六塵時,可以先生起「覺照」的心,練習看看自己在每個對境時到底和貪瞋癡做了多久的朋友。


 


寫到這裡不禁想起電視上看到一些新住民朋友對台灣人的印象是:友善熱情,然而一旦手握方向盤,就完全變了個人似的。呵呵!自己好像就是個典型的台灣人,碰到別人不遵守交通規則就義憤填膺,喇叭和方向盤也跟著失控。還好有觀照的練習,漸漸就比較少和瞋念打交道了。


 


明知自己資質駑鈍,要談論這個題目是有點不自量力,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步登天,多讀點佛書就能和菩薩一樣的無住生心;所以只能和大家分享一點點的基礎修行的心得,也期許自己能精勤奉行佛對弟子們的慇慇叮囑:修習多修習。


 



夜深了,要休息去了!                          宏琦  合十


 


 


註:經典原文


(金剛經)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雜阿含281) 佛告目揵連,有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g1431 的頭像
    wang1431

    Sun's Auditorium

    wang14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8) 人氣()